元杂剧,据钟嗣成《录鬼簿》记载有458本,朱权《太平正音谱》卷首记载为535本。王国维《宋元戏曲考》中记载元杂剧保存下来的有166本,并说“元剧之作,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”。元杂剧以其独特的方式,特别是它用诸宫调解决了音乐问题,确定了中国戏曲走诗歌、音乐、舞蹈相结合,以歌唱为主的道路,形成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,为后世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它的兴起与繁荣,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。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珍贵的文化遗产,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
二、南戏
南戏,是用南方的语言、歌曲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,原来它有“戏文”、“温州杂剧”、“永嘉杂剧”(永嘉即温州)、“南曲戏文”等称呼。南戏受宋代具有故事情节的杂剧、歌舞剧、滑稽剧的影响,形成于北宋末宣和年间(1119—1125年),它是在浙东温州一带民间里巷歌谣、民歌,融村坊小曲、讲唱文学艺术和部分宋词于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性剧种,内容通俗,表达民间百姓的呼声,有民间文学独具的本色,深受江南人民欢迎。南宋时盛行于杭州、苏州一带。元灭南宋后,北曲杂剧也传到了南方,为了区别南方戏文与北曲杂剧,便将其称为“南曲戏文”,简称南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