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案例中,妈妈直接替孩子说出了“委屈”的情绪,实际上这样做等于阻断了孩子自我表达情绪的能力,“包办”了孩子的情绪,这种沟通方式并不能达到共情的效果,反而容易加重孩子的委屈感。
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,家长要稳定,也就是说,家长需要“接得住”孩子的情绪。
对待孩子的情绪,家长一定要无条件地接纳,只有做好这一步,才能做到引领的有效性。
在沟通过程中,尤其是家长遇到孩子在表达一些情绪化的内容时,要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,不能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带跑偏了。家长需要记住孩子情绪的合理性,必要时可以借用喝水或其他方式给自己按个暂停键。
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,如果孩子有很深的愤怒情绪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对情绪进行宣泄。
引领孩子对情绪命名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,比如我现在很愤怒,我很委屈,我觉得很憋闷等等。把情绪说出来,情绪也就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宣泄。
在引领孩子情绪的过程中,家长需要恰当的共情。恰当而不是过度,比如直接说“我很同情你,你确实很可怜,你爸爸很坏”等,就属于过度共情。过度共情会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,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问题,变得“矫情”。
很多时候,家长只需要用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,比如点头,身体前倾、目光坚定等,来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承接,还可以在孩子宣泄情绪的时候,使用一些如“哦”“这样啊”“然后呢”“嗯”等简单的词汇,引导孩子倾诉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