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7.“永字八法”
“永字八法”是前人总结书法书写规范和用笔的一种方法。据说是张旭提出的,也有人说是蔡邕或王羲之提出的。“永字八法”就是“永”字的8个笔画,它包含了中国汉字最基本的几种笔画。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花费了几年的时间,专门写“永”字,认为写好它,就能写好所有的字。
138.中国印章
中国印章,又称“图章”。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,中国印章也有不同的称呼。秦以前印章被称为“玺”。秦统一六国后,皇帝所用的专称“玺”,多以玉做成,故后世有“玉玺”之称,而一般人所用的印章称为“印”。至汉代,皇帝、皇后等人所用印章仍称为“玺”,民间所用的印章则称为“现章”、“印信”等。唐代称印章为“宝”。宋元以来先后把印章称为“记”、“未记”、“关防”、“图章”、“花押”等。
古代印章主要分为两类:官印和私印。此外还有殉葬用印、辟邪印等。印章的形制主要有一面印、两面印、多面印,等等。印章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拔蜡、翻砂、凿印(用刀凿刻的)、铸印(用铜浇筑的)4种方法。印章的制作材料,古代多用铜、银、金、玉、琉璃等为印材,后有牙、角、木、水晶等,元代以后盛行石章。刻印印章的文字主要用篆书,秦汉多用大篆,宋元以来多用小篆,近代以来也有用楷书、行书隶书入印的。印章上镌刻成凸状的印文,称为“阳文”或“朱文”;刻成凹状的印文,称“印文”或“白文”。刻在印章顶端的文字称为“顶款”。印章文字的布局遵循“分朱布白”的规则,讲求虚实疏密适度、和谐。印章上除了镌刻文字外,还有刻图案的。印章的产生和使用虽然有很长的历史,但把印章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品来欣赏和创作却是从宋元开始的。宋元以前的印章主要以实用为主,明清以来印章艺术逐渐演化成为篆刻艺术。